有关小学数学小故事(精选34篇)
童话故事一种文学体裁,生动的,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、理解人生,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、明辨是非的人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小故事,欢迎阅读!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蜗牛爬上井台用多少天
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,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,一只癞蛤蟆过来,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:“别哭了,小兄弟,哭也没用,这井壁又高又滑,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。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。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,心里想:“井外的世界多美呀!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。”
蜗牛对癞蛤蟆说:“癞大叔,我不能生活在这里,我一定要爬出去,请问这口井有多深?”“哈哈哈……真是笑话,这井有10米深,你小小年纪。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,怎么能爬出去呢?”“我不怕苦不怕累,每天爬一段,总能爬出去!”第二天,蜗牛吃得饱饱的,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,它不停的爬呀爬,到了傍晚,终于爬了5米,蜗牛特别高兴,心想:“照这样的速度,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。”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,早上,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,一看,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,他心里一惊:“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?”原来,蜗牛睡着以后,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,蜗牛叹了一口气,咬咬牙,又开始往上爬,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,可晚上,蜗牛又滑下来4米,就这样,爬呀爬,滑呀滑,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。聪明的'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?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手杖店真正的价格
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,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。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,要求找钱。
店里正巧没有零钱,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.票子换成零钱,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。
顾客刚走,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,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。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。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,并把他抓住说:“你这个骗子,我赔给邻居50元,又给你找头20元,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,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。”
这个顾客却说:“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,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。”
请你计算一下,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?这里要补充一下,手杖的成本是20元。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,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?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“0~9”
有一天,“0~9”这几个可爱的`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,谁最小。
数字娃娃“9”跳出来得意地说:“我!”还指着“0”说::“尤其是你,没头没脑,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,你最小!”
数字娃娃“0”的脸涨得通红,伤心的哭了起来。这时,数字娃娃“1”一把拉过“0”说:“别难过,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。”这时“1”和“0”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“10”,“9”看到了,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数字王国
一天,乘号从四则运算国旅游到了数字王国。乘号真有缘哪!没过几分钟就认识了两个朋友。一个是数字7,另一个是数字4,三兄弟正要抱在一起的时候,乘号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似的,正想阻止,可是已经来不急了,三兄弟猛的抱在了一起,突然三兄弟的身子徐徐上升,天空中出现了两道乘法算式:4×7=28 7×4=28。
忽然,从天上降下来两个身影,等两个身影完全降到地上,国民们才看清楚是乘号和从未见过的.数字28,这可怎么办呢?乘号忽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,打给除号,焦急地说:“除号,除号!我在数字王国,这里有事需要你帮忙。”除号说:“我5分钟就到。”5分钟后,除号赶到了,除号说:“把7的妈妈叫过来,我需要她地帮忙。”7的妈妈来了,除号又把28叫了过来,除号说:“等我数1、2、3,你们就以同样的速度往我这边跑。明白吗?”“明白!”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。1、2、3!两位国民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跑去。同时碰到了除号,当然也像4和7碰到乘号那样徐徐上升,出现了一道除法算式28÷7=4。4出来了,7也出来了。这惊险的一天终于过去了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数学知识的运用
我是一个很喜欢数学的小女孩,我很喜欢数字,对任何有关数字的东西都很感兴趣,在上学的路上,我会情不自禁的数路边的大树还有从身边走过的汽车,到了学校有时也会数我们这栋楼有多少个班级?还有班上有多少个座椅、板凳等?一个一个的`数有时真的很浪费时间,自从我学会了乘法和除法,那算起来就会很快了,不信你看!
一天我和妈妈去逛超市,在买蛋糕时侯,阿姨说这款蛋糕4元一个,妈妈问我,如果我们要买6个要付多少钱呀?我立刻就回答用乘法计算 : 4x6=24(元 ),那我们再买2个2元的呢?我就说那就再加上2x2呗,一共就是24+4=28(元),妈妈笑了,我们又走到卖薯片的那边,妈妈又问,妈妈这边有30元,薯片是6元一袋,我们可以买几袋回家呢? 我一想,这不是可以用我们刚学的除法吗? 30 ÷6=5袋 ;妈妈说真是学有所用呀!我很开心,没想到数学知识的运用真是无处不在呀!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从蜘蛛想到的
笛卡尔是法国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,他的兴趣很广泛,取得了很多成绩,比如哲学、物理学、数学等等。我们今天就说说他的数学成就,就是他对解析几何学的贡献。
笛卡尔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,从小就丧母,父亲非常溺爱他。他身体不好,父亲就和学校商量,每天早上晚点儿起床,好多休息一会儿。后来,笛卡尔就养成了在床上沉思的习惯。据说,笛卡尔的许多发现都是早上在床上思考得到的,这里面就包括解析几何。
有一次,笛卡尔生病卧床。这又是他思考问题的好时机。身体躺在床上休息,脑子可没闲着。这些日子,他正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:代数里面的方程啊什么的都是抽象的',而几何里面的图形却是很直观的,要是能把数和形结合起来,在代数和几何之间架设一座桥梁,那该多好啊!可是,这座桥在哪里呢?在哪里呢
突然,他看见屋顶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。一会儿,蜘蛛又顺着丝爬了上去,在屋顶上左右爬行。
笛卡尔看到蜘蛛的表演,突然大受启发。他想,可以把蜘蛛看作一个点,他在屋子里上、下、左、右运动,能不能用数字,把蜘蛛在某一个时刻的位置表示出来呢?他又想,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,再加上地面总共可以交出三条直线,如果把地面作为起点,把交出的三条直线作为三个数轴,那么空间中任何一点的位置,不就可以在这三根数轴上,找到的三个对应的有顺序的数字来表示了吗?
传说未必可信,但是笛卡尔的功劳是不容怀疑的。1637年,笛卡尔出版了《几何学》这本书。在书中,他把坐标系引入了几何学,将几何和代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。从此,很多抽象的代数问题和繁复的几何问题就容易解决了。后来牛顿把这门数学分支命名为解析几何学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猴妈妈分大西瓜
一天,猴爸爸出差回来给明明和聪聪带回了一个大西瓜,明明和聪聪非常高兴,兄弟俩一边翻筋斗一边叫道:“吃西瓜了,吃西瓜了!”猴妈妈拿起西瓜放到桌子上对明明和聪聪说:“别高兴,这个西瓜由我们三人来分吃,但必须按我的要求来分,谁分对了,就把我分得的那一份西瓜奖给谁,行吗?”明明和聪聪连忙催促妈妈快讲。妈妈说:“我分得的等于你弟兄俩个分得的份数和,聪聪是弟弟,分得的必须是明明的2倍。”弟兄俩听了妈妈的要求后,一个眨巴着眼睛,一个挠挠头皮想开了。
一会儿,聪聪想起来了,他连忙拿起小刀把大西瓜切成相等的6块。自己首先拿两块,然后又拿一块送给明明说:“哥哥,剩下的三块是妈妈的。”妈妈一见问到:“聪聪,你为什么这样分呢?”不甘落后的明明立即替聪聪的.50%,正好与我和聪聪分得西瓜块数的和同样多。”妈妈听后,夸奖明明和聪聪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。这时,坐在一旁的爸爸发言了:“你们兄弟明明和聪聪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。这时妈妈却犯了愁,我这一份该奖给谁呢?小朋友,你能替猴妈妈想出好办法吗?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花果山摘桃子
有一天,唐僧等师徒四人一起去花果山摘桃子吃,没有过了多久,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僧三个人就非常开心得回来了。
这个时候,唐僧问:“你们都每个人各自摘了几个桃子呀”?
这个时候猪八戒非常憨厚地笑了笑说:“师傅,我今天就来考一考你吧,其实,我们今天摘的桃子是一样多的`,我筐子里的没有100个,假如每三个每三个地数一数,到最后会只剩下一个桃子,那你算一算,我们各自摘了几个呀”?
这个时候沙僧非常神秘地说:“师傅,我今天也开考一考你,我自己的筐子里的桃子假若4个4个地数,最后也还是会剩下一个,你说,我们每个人摘了几个桃子呀”!
最后,悟空笑嘻嘻地说:“师傅,既然两位师弟都考你了,那么,我也考一考你,倘若我5个5个地数,最后剩下一个,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摘了几个桃子呀”?
这个时候,唐僧非常准确且快速地就算出了答案,那小朋友们说,到底他们各自摘了几个桃子呀?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“0”的故事
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,按照一定规则,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。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,不需要“0”这个数字。
当时,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“0”这个符号。他发现,有了“0”,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,还把印度人使用“0”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。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。教皇非常恼怒,他斥责说,神圣的'数是上帝创造的,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“0”这个怪物,于是下令,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,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,使他两手残废,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。就这样,“0”被那个愚昧、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。
但是,虽然“0”被禁止使用,但是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,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“0”,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。后来,“0”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,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一块钱哪儿去了?
一个唱片商店里,卖30张老式硬唱片,一块钱两张;另外30张软唱片是一块钱三张。那天,这60张唱片卖光了。30张硬唱片收入15元,30张软唱片收入10元,总共是25元。
第二天,老板又拿出60张唱片。他想:“如果30张唱片是一块钱卖两张,30张是一块钱卖三张,何不放在一起,两块钱卖5张呢?”这一天,60张唱片全按两块钱5张卖出去了。老板点钱时才发现,只卖得24元,而不是25元。
这一块钱到哪儿去了呢?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大数
在文学语言中,说起千呀万呀这类大数,通常只是泛指很多很多。如果“千千万”和“万万千”连用,那么宜于把“万万千”说在后面,数目越说越大,越讲越激动,情绪容易上去。
有一个小问题:是“千千万”多呢,还是“万万千”多?
“千千万”是形容数量多,“万万千”也是形容数量多。
千千万=1000×1000×10000=1010,万万千=10000×10000×1000=1011。
由此可见,从严格数量上说,“千千万”是100亿,“万万千”是1000亿,“万万千”是“千千万”的10倍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数码照相机
有一天,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,最小的`一位说起话来了。
0弟弟说:“我们大家伙儿,一起拍几张合影吧,你们觉得怎么样?”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:“好啊。” 8哥哥说:“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,我就做一回好人吧,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,好吧?”老4说话了:“8哥,好是好,就是太麻烦了一点,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,就这么定了吧。”
于是,它们变忙了起来,终于+号帮它们拍好了,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,冲是冲好了,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,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?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,这是电脑姐姐说:“一共5元钱,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,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?”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,就数老六最聪明,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,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?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鸡的总数
春节里,养鸡专业户小粗心站在院子里,数了一遍鸡的总数,决定留下 ,1/2外,把1/4慰问解放军,1/3送给养老院。他把鸡送走后,听到房内有鸡叫,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。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,没有错,不多不少,正是留下1/2的数。小粗心奇怪了。问题出在哪里呢?你知道小粗心在院里数的'鸡是多少只吗?
来了多少客人一天,小林正在家里洗碗,小强看见了问道:“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?”“
家里来了客人了。”“来了多少人?”小林说:“我没有数,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,二人合用一个汤碗,三人合用一个菜碗,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,一共用了15个碗。”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?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旅游团的人数
门打开了,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。小明先生请他坐下,小伙子自我介绍说:“我是内地的导游,叫小江,这次我带领了旅游团到香港来旅游,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,服务周到,我们想住你们酒店。”小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:“欢迎,欢迎,欢迎光临,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?”
“人嘛,还能够,是个大团。”小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:一个大团,又一笔大生意,真是太好了。作为一名导游,小江看出小明先生的心思,他记上心来,慢条斯理的说:“先生,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数,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。”
“您请说吧。”小明先生自信的说。“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,结果多出一个人,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,结果又多出一个人,再把分成的四个小组平均分成四份,结果又多出一个人,当然,也包括我,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?”
“一共多少呢?”小明先生立刻思考起来,他必须要接下这笔生意,“没有具体的数字,就应如何下手呢?”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,很快就明白了答案:“至少八十五人,对不对?”小江先生高兴地说:“一点都不错,就是八十五个人。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?”“人数最少的状况下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,每份为一人,由此推理得到:第三次分之前有1×4+1=5(人),第二次分之前有5×4+1=21(人),第一次分之前有21×4+1=85(人)”“好,我们这天就住那里了。”“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'?”
“有55个男的,30个女的。”“我们这儿此刻只有11人的房间,7人、5人的房间,你们想怎样住?”“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,但务必男女分开,也不能有空床位。”又出了个题目,小明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,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。
冥思苦想之后,他最后得出了最佳方案:男的两间11人房间,四间7人房间,一间5人房间;女的一间11人房间,两间7人房间,一间5人的,一共11间。小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,十分满意,立刻办理了住宿手续。一桩大生意做成了,虽然复杂了点,但小明先生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生日蛋糕的克数
今天,爸爸要过生日,妈妈给他花了50元钱买了一个生日蛋糕,妈妈告诉我,这一个蛋糕重600克,需要分成几份,每份蛋糕重多少克,才能符合我们家的需求?我想了一想,假如把600克分成6份,爸爸和妈妈一共吃4份,我吃一份,明天再吃一份,也就是说,先切整个蛋糕的4/6,也就是重400克,最后再切两个1/6,就可以分好了。
在吃蛋糕的`时候,爸爸问我每1元蛋糕重多少克,我算了一下,50÷600=600/50,也就是每12克就是1元。今天我学到了许多,我真是太开心了!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动物中的数学“天才”
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,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,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,由三个相同的`菱形组 成。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,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,这样既坚固又省料。蜂房的巢壁厚0.073毫米,误差极小。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,而且排成“人”字形。“人”字形的角度是110度。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“人”字形夹角的一半—— 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!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!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“默 契”?蜘蛛结的“八卦”形网,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,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。冬天,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,这其间也有数学,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,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。 真正的数学“天才”是珊瑚虫。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“日历”,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“刻画”出365条斑纹,显然 是一天“画”一条。
奇怪的是,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“画”出400幅“水彩画”。天文学家告诉我们,当 时地球一天仅21.9小时,一年不是365天,而是400天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施肥的方法
傍晚,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: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`3倍,老王师傅每一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,几天后,梨树全部施上肥,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。请问: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?
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,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。我想,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,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,老王师傅就就应每一天给“20×3”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。
而实际他每一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,差了10棵,最后共差了80棵,从那里能够得知,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。一天20棵梨树,8天就是160棵梨树,再根据第一个条件,能够明白苹果树是480棵。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,因此我想,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火车的速度
两列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。已知每列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,两车相距100英里时,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。它与火车B相遇后,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。如此反复,直到两列火车相撞在一起,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。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?
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,每列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。这说明每列车行驶50英里,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。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`这一小时,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,因此在两车相撞时,苍蝇飞行了60英里。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,还是沿“Z”形线路飞行,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,其结果都一样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“数学商店”
最近“数学商店”来了一位新服务员,它就是小“4”。
一天,小“3”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,小“4”说:“你应付1元5角4分。”
小“3”付了1元5角后问:“还有4分可怎样付呀?”小“4”忙说:“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。”小“3”疑惑地问道:“那你不是要吃亏了?”“不,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,叫‘四舍五入’。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,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,那就收1角钱。”小“4”和蔼可亲地解释道。小“3”高兴地说:“多谢你,你真好!”
“对呀,我也特别喜欢4。”“25”跑过来说,“因为25×4=100,算起来比较简便,例如:25×87×4=25×4×87,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!”
“不错,的.确又快又简便,我也喜欢4。”原先是“29”。“25”忙问道:“咦,你怎样也会喜欢‘4’了?”“29”不慌不忙地说:“这你们就不明白了,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,只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,二月份才是29天,我4年才轮到一次,当然喜欢‘4’了。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的,务必是4百的倍数,二月份才有29天,这样的年份叫闰年。”
“啊,‘4’的用处可真大呀!”“25”赞叹道。
这位“4”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燕子考青蛙
一天,燕子对青蛙说:“我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。青蛙同意了。青蛙出题:上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,星期二吃了3只害虫,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两只害虫,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?燕子说:”1+3=44+5=99+7=1616+9=2525+11=3636+13=47,你一共吃了49只害虫。
青蛙说:“你考我吧。”燕子说:“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,星期二吃了4只,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虫,问我一个星期……”“吃了56只害虫”。燕子没说完,青蛙已经说了答案。燕子说:“算得这么快!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”。青蛙让燕子画7个圈,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害虫,后面的圈比前一个圈多两只,它们的.顺序是1、3、5、7、9、11、13,加起来是49,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虫,再用49+7=56。燕子赞青蛙真聪明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燃绳计时
一根绳子,从一端开始燃烧,烧完需要1小时。现在你需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,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.时间。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,你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,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。然而不幸的是,这根绳子并不均匀,有些地方比较粗,有些地方却很细,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。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,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。
面对这种情况,似乎想利用上面的绳子准确测出3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,但是事实并非如此,因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种创新方法解决上述问题,这种方法是同时从绳子两头点火。绳子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一定是30分钟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箭射
一位老猎人常教导他的三个儿子要有勇有谋。一次,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,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.箭射掉全部苹果。
大儿子比划了一下:"我要用三支箭。"
二儿子一听,急忙说:“那我只要用两只箭。”
小儿子先想了一下,说:“我觉得一只箭就足够了。”老猎人听了很高兴,夸奖小儿子聪明,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向小儿子学习,不仅要有技术,还要善于开动脑筋。大儿子与二儿子听了不服气,认为小儿子在说大话。
于是小儿子一箭射出,四个至关紧要全部落地。你知道他是怎样射的吗?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数学天使
很久以前,数学王国比较混乱。0—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,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.本领最大。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,派﹤、﹥和﹦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,避免混乱。
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,0—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。9问道:“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,我们不欢迎你们!”
笑着说:“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,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。我是‘等号’,这两位是‘大于号’和‘小于号’,它们开口朝谁,谁就大;它们尖尖朝谁,谁就小。”
0—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,就乖乖地服从﹤、﹥和﹦的命令。从此,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,任何人不会违反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张衡
《后汉书》提到,张衡曾写过一部《算罔论》。此书迟到唐代已经失传,以至唐代的章怀太子李贤怀疑张衡没写过这部书,而是因为《灵宪》是网络天地而算之,故称《灵宪算罔论》。
从《九章算术·少广》章第二十四题的刘徽注文中得知有所谓“张衡算”,因此,张衡写过一部数学著作是应该肯定的。从刘徽的这篇注文中可以知道,张衡给立方体定名为质,给球体定名为浑。他研究过球的外切立方体积和内接立方体积,研究过球的`体积,其中还定圆周率值为10的开方,这个值比较粗略,但却是中国第一个理论求得π的`值。另外,如果按照钱宝琮对《灵宪》的校勘:“(日月)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,地广二百三十二分之一”,则当时π值等于730/232=3.1466,较10的开方有精密了。但钱宝琮所作的校勘似乎未必都符合张衡的原来数字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高斯巧解算术题
高斯在数学和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特殊的.影响力,被列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。高斯从小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聪明孩子,他在8岁时就发现了数学定理。当时高斯上小学,老师在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,让学生从1+2+3……一直加到100为止。老师想这道题足够这帮学生算半天的,他也可以得到半天悠闲。哪知过了一会儿,小高斯就举起手来,说他算完了。老师一看答案,5050,完全正确。老师惊诧不已,问小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。
他就说先算1+100=101,2+99=101,...这样一共有50个101,因此结果是5050。这就是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,巧解算术题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高斯
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,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,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。他的题目是:
1+2+3+4+5+6+7+8+9+10=?
因为加法刚教不久,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,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。自己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。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,高斯已停下了笔,闲闲地坐在那里。老师看了,很生气地训斥高斯。
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,就是55。老师听了吓了一跳,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。高斯答道:“我只是发现1和10的`和是11、2和9的和也是11、3和8的和也是11、4和7的和也是11、5和6的和还是11,又因为11+11+11+11+11=55,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。”老师同学听了以后,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。之后的高斯长大后,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小欧拉机智改羊圈
欧拉是18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、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,他在数论、几何学、天文数学、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。但欧拉小的时候,不讨老师喜欢,被学校开除。他回家后无事,就帮爸爸放羊。有一个关于小欧拉数学趣味小故事,就是在这时发生的.。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,达到了100只,需要重新修改羊圈。正打算动工时,就发现了问题,若要按原计划建造,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;要是缩小面积,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。小欧拉却向父亲说,不用缩小羊圈,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。
后来父亲按照小欧拉的办法来做,果真材料也够,面积也够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陈景润
陈景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,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,创立了著名的“陈氏定理”,被成为“数学王子”。但有谁会想到,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,这个故事也是十大经典小学数学小故事之一。一天,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:“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6=3+3,8=5+3,10=5+5,12=5+7,28=5+23,100=11+89。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。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,所以还是一个猜想。大数学欧拉说过:虽然我不能证明它,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。当时陈景润瞪着眼睛,听得入神。
从此,他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正是这样的'数学故事,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,引发了他的勤奋,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库默尔屈
库默尔屈就为一个中学教师时,有一天上课,在黑板上运算却忘了七和九的乘积!他犹豫很久讲不下去时,有学生说答案是61,他依着写下了。
怎知另一声音说他应该写69。库默尔当然晓得正确答案只有一个,至于是61、69或其他数目,他不能决定了。于是他开始分析,高声说61是质数,不会是一个乘积,65是5的`倍数,67也是质数69看来太大,所以答案是63吧!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古依木的工钱
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古依木,雇了一个叫扎克的长工,答应每年给一头牛的工钱。到了年底,古依木对扎克说,你的工钱存在我这儿,将来能够办大事。老实的扎克同意了。一晃19年过去了,扎克年老力衰了,大地主古依木就想把他辞退。一天,古依木把扎克叫来,说:“你在我家做了19年,此刻我给你19斤油,你走吧!”扎克一听急了,说:“老爷,你讲的每年给‘一头牛’的工钱,怎样变成‘一斤油’了呢!”古依木两眼一瞪,咆哮说:“那是你听错了,老爷还会赖你吗?”不容分说就把他赶出了门。
扎克提了19斤油呆呆的坐在路旁。这时正好看见阿凡提骑着小毛驴过来了。扎克连忙把这事告诉阿凡提,请他帮忙算回工钱。阿凡提想了片刻说,好,我和你一起上古依木家里去评理。”
古依木在家里正在喝酒,冷不防阿凡提和扎克走了进来,古依木心里有点慌,装着笑脸道:“阿凡提先生驾到,不知有何贵干?”阿凡提说:“扎克想做个小生意,特来借三两银子,由我作保,不知老爷肯不肯。”古依木一听,心宽了,连说:“有阿凡提先生作保,当然能够。扎克是老实人,年息对本对利就行了。”于是,三对六面写好了借据。古依木正要去拿银子,阿凡提拉住了他说:“办事情要公平,借你的`钱是对本对利,那么,阿凡提每年一斤油存在你那里,也就应对本对利。”古依木眼珠一转,暗想十九斤油的利钱能有多少,大不了几百斤油吧!就说:“好吧,看在阿凡提先生的面上,算出多少,我照付就是了。”
于是,阿凡提拿过算盘说:头一年,工钱1斤,第二年加利息1斤,加工钱1斤,共3斤,第三年是7斤,第四年是15斤……不到一刻工夫,算出了结果,把大地主古依木吓得目瞪口呆。最后连连央求:“阿凡提先生,请你向扎克说说好话,我情愿还他19头牛的工钱!”
扎克拿到了19头牛的工钱,三两银子当然不借了。
请问小朋友,每年一斤油,按照古依木对本对利的算法,19年的本息账,到底是多少?告诉你,结果是524287斤油。你如不信,不妨自己算算看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抛硬币
抛硬币是做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。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。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,都是50%。但是有趣的是,这种非常受欢迎的`想法并不正确。
首先,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,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。其次,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,测试结果也显示,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,即用大拇指轻弹,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%。
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情况,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的时候,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,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,然后下降。如果下次你要选出将要抛钱币的人手上的钱币在落地后哪面会朝上,你应该先看一看哪一面是朝上的,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。但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,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,那么,你就应该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
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,大象老师做裁判。
小猴第一个举手,开始朗诵:“进位加法我会算,数位对齐才能加。个位对齐个位加,满十要向十位进。十位相加再加一,得数算得快又准。”
小猴刚说完,小狗又开始朗诵:“退位减法并不难,数位对齐才能减。个位数小不够减,要向十位借个一。十位退一是一十,退了以后少个一。十位数字怎么减,十位退一再去减。”
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。大象老师说:“它们的.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,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,好不好?”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。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惊人的编码
外星的一位科学家基塔先生,来到地球收集人类的资料,遇到了赫尔曼博士。
赫尔曼:“你何不带一套大英百科全书回去?这套书最全面地汇总了我们的所有知识。”
基塔:“可惜,我带不走那么重的东西。不过,我可以把整套百科全书编码,然后只要在这根金属棒上作个标记,就代表了百科全书中的`全部信息。”真是再简单不过了!
基塔先生是怎样做到的呢?
基塔:“我先把每个字母、数字、符号,都用一个数来代表,零用来隔开它们。例如cat一词就编为3-0-1-0-22。我用高级袖珍计算机快速扫描,就能把百科全书的全部内容转变为一个庞大的数字。前面加一个小数点,就使它变成了一个十进制的分数,例如0.2015015011……
基塔先生在金属棒上找到了一个点,这个点将棒分为a和b两段,而a/b刚好等于上面那个十进制分数值。
基塔:“回去后,测出a和b的值,就求出了它们的比值;根据编码的规定,你们的百科全书就被破译出来了。”
这样,基塔离开地球时只带了一根金属棒,而他却已“满载而归”了!
《小学数学小故事》之橡皮绳上的蠕虫
橡皮绳长1公里,一条蠕虫在它的一端。蠕虫以每秒1厘米的`稳定速度沿橡皮绳爬行;而橡皮绳每过1秒钟就拉长1公里。如此下去,蠕虫最后究竟会不会到达终点呢?
乍一想,随着橡皮绳的拉伸,蠕虫离终点越来越远了。但细心的读者会想到:随着橡皮绳的每次拉伸,蠕虫也向前挪了。
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,蠕虫在第n秒未在橡皮绳上的位置,表示为整条绳的分数就是(推导过程从略):
当n足够大(约为e100000)时,上式的值就超过了1,也就是说蠕虫爬到了终点。
由小编清风徐来意整理的文章有关小学数学小故事(精选34篇)分享结束了,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。